“科学就是探秘,探秘会让幼儿产生乐趣。” 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为进一步提升教师对科学活动课程实施,促进幼儿园科学探索活动常态开展,近日,乐山市机关幼儿园科学工作坊的教师们又一次的探索在科学世界里。
工作坊老师根据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最近发展区及生活经验,经过多次研讨,确定了本次研讨活动《有趣的溶解》。随后,老师们围绕活动的设计环节,活动目标的确定开展了激烈的讨论。最终确定了活动的目标和重难点;同时梳理了活动思路。
有了活动的设计和思路,老师们需要在活动中进一步实施。生动的活动展示离不开一次次的磨课,在一次次试讲试教中反思不足,在一次次的调整中收获,这是一个成长和优化的过程。本次活动从“白糖不见了”作为导入,吸引小朋友探究的兴趣。活动中,幼儿通过自主探索、观察、集体记录,知道了在所提供的实验材料中哪些能溶解,哪些不能溶解。
现场活动中,毛艺颖老师教学目标明确,教学思路清晰,语言精炼,教态大方自然,展示出了教师的专业素养和教育教学能力。通过探索不同物质能否溶解的小实验,激发幼儿的探索欲望。让幼儿沉浸在实验的过程中,教师做幼儿活动的支持者与引导者,充分体现幼儿的主体地位。
活动结束后,科学工作坊的老师和所有听课老师进行了集中研讨。首先,毛艺颖老师对本次活动进行了现场自评。接着,组内老师进行了交流与反思,听课老师们对本次活动也提出了一些想法,肯定了活动的亮点,同时也提出了许多对活动本身需要调整的建议。
科学活动应聚焦科学核心经验,让幼儿在真实、自然的情境中主动学习、积极探究;教师要给予幼儿充分的表达交流时间,同时帮助幼儿梳理零散的经验,不断提高科学活动的有效性,让儿童真正成为主动的研究者、探索者和发现者。老师们也纷纷表示,将脚踏实地,通过学习、研究、实践、反思,不断汇聚力量,实现自身和团队成长。
乐山市机关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