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个世界粮食日来临之际,乐山市实验小学一年级12班以“小小一粒米,我们要珍惜”为主题,开展了一场别开生面的班会活动,将节约粮食的种子深植童心。
伴随着李春燕老师的开场白,主题班会拉开了序幕。老师通过生动有趣的讲解,为孩子们介绍了世界粮食日的由来和意义,以及有哪些粮食、美味的食物由哪些粮食加工制作而来。
李春燕老师以“一粒米的成长日记”为线索向孩子们生动地讲述水稻是如何从农民伯伯手中的一颗种子经过育苗、插秧、除草施肥、收割、晾晒、脱壳等十多道工序、历经100多天才能成为大米,最后端上餐桌成为粮食。孩子们睁大眼睛认真倾听,不时发出惊叹声,纷纷表示要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作,不浪费碗中的粮食。
“锄禾日当午,汗滴禾下土。”通过共同学习、朗诵三首《悯农》,更加深了孩子们对农民生产粮食的感恩之心。
班会上,李春燕老师还结合世界粮食紧缺的真实数据与案例,直观展现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和全球粮食的现状,并讲述了袁隆平爷爷深耕稻田让我们远离饥饿的事迹。
当听到全世界每3.6秒就有一人死于饥饿,每5秒钟就有一名儿童死于饥饿的数据时,孩子们更深刻体会到“粒粒皆辛苦”这句话的重量,纷纷表示今后一定要光盘行动、珍惜粮食。
“如果每人每天浪费1粒米,全世界一天浪费的粮食就有1600吨,相当于300头成年大象的重量。那么我们应该怎么节约粮食呢?”
通过小组讨论,不少孩子支出了“妙招”:“不能挑食,坚持光盘行动”“在外面吃不完的菜可以打包回家”“有剩饭的时候,可以喂家里的宠物”……
活动最后,全班同学庄严宣誓:“从身边小事做起,从珍惜一粒米做起,倡导节约,文明用餐,按量取餐,节俭惜福!”
这场沉浸式班会不仅让孩子们理解了“粒粒皆辛苦”的真谛,更通过互动实践将节约理念转化为行动。相信竹娃中队的每一位成员,都将成为家庭和校园中的“节粮代言人”,让传统美德在新时代绽放光芒!
乐山市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