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人才的培养,根植于实践的沃土。在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乐山外国语学校的学子们完成了一次精彩的探索:他们成功自制出热机模型,将抽象的内能与机械能转化原理,化为眼前真切运转的机械。这场从理论到实践的跨越,奏响了“热力驱动未来”的科技序曲。
热机作为一种将热能转化为机械能的装置,在工业与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物理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通过多种途径展开预习,从理论学习入手,深入了解热机的工作原理与结构组成。随后大家收集各类废旧材料,如易拉罐、铝制瓶盖、蜡烛等,开启了热机模型的制作之旅。
制作过程中,同学们遇到了不少困难,包括材料选择、零件组装、电路连接等。但他们并未气馁,而是通过查阅资料、请教老师、与同学讨论,不断尝试与改进。经过反复调试,一个个简易而完整的热机模型陆续诞生。这些模型虽然结构简单,但已基本实现热机功能,能够借助加热产生动力,带动小电机转动,清晰展示内能向机械能的转化过程。
此次自制热机模型的活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热机原理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对物理学科的浓厚兴趣。在动手实践中,同学们学会了将理论知识与实际操作相结合,锻炼了问题解决能力与团队协作精神。
物理组表示,今后将继续开展此类实践活动,为乐外学子创造更多创新机会,培养具备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未来人才。
乐山外国语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