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乐山市市中区初中地理教育教学技能大赛的舞台上,乐山七中青年教师侯晓乐凭借扎实的专业素养、创新的教学理念和对教育事业的赤诚,斩获一等奖并获评“岗位标兵”荣誉。作为在七中“温润·萌动”教育生态中成长起来的本土青年教师代表,她从怀揣“教师梦”的学子到扎根讲台的“实践型”教师,始终以地理学科为纽带,将知识传授、能力培养与乡土情怀熔于一炉,在三尺讲台书写着乐山七中“让每个生命自然生长”的育人答卷。
一、逐梦:以七中精神为灯,深耕专业,筑牢教育根基
侯晓乐生长于峨眉,母校的老师们不仅教给她知识,更用言行教会她“学高为师,身正为范”的道理,正是这份耳濡目染的感动,让她坚定了“留在乐山,回报家乡”的信念,而乐山七中在区域教育的标杆地位与优质的育人生态,更让她将这里视为实现教育理想的首选之地。从大学本科到硕士研究生,六年师范教育的浸润,她始终以“未来优秀教师”的标准自砺:学业上屡获校一等奖学金、二等奖学金,获评“三好学生”、“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志愿者教师”;专业能力上,以96分高分通过高中地理教师资格证考试,手握英语四六级、计算机二级等证书,更在全国性地理教育赛事中崭露头角——获得2023年全国优秀教研成果评比论文类一等奖、“九州杯”研学课程设计大赛二等奖等荣誉。这些沉甸甸的荣誉,既是她为“回家教书”积攒的底气,更是她叩响七中大门、跻身优质教师队伍的硬核实力。
二、扎根:以匠心守初心,站稳讲台,打造高效课堂
2024年9月,侯晓乐如愿入职乐山七中,担任七年级地理教师。她始终以 “新手” 的谦逊和 “标兵” 的标准要求自己,将 “备好每一节课、教好每一个七中娃” 作为座右铭,在学校 “青蓝工程” 的悉心帮扶下快速成长。试用期内,她深耕课堂、虚心求教:认真钻研初中地理教材教法,主动向学校省市级名师、骨干教师取经,紧扣七年级学生 “具象思维为主、对本土山水熟悉” 的特点,践行学校 “因材施教” 的育人原则,把家乡元素与校园资源深度融入教学——讲 “地图” 时,引导学生用比例尺标注乐山城区与峨眉的距离,同步测量七中校园内教学楼与操场的间距;讲“地形地貌”时,结合峨眉山、岷江的实景案例,联动学校地理教研组整理的本土地理资源包,让抽象知识变得亲切可感。
这份匠心换来了亮眼的教学成果:上学期期末考试中,她所带的 16 班地理成绩位列年级第一,15 班、18 班分别位列第四、第五名,20 班在同类班级中表现突出,完美契合学校 “尖子生突出、中等生提升、全体生进步” 的教学目标。“成绩不是终点,让七中孩子爱上地理、看懂家乡的山水,才是教学的意义。” 侯晓乐说,她始终注重学生 “地理实践力” 的培养,课堂上不仅教知识,更教 “用地理眼光看家乡”—— 引导学生构建地理解题逻辑框架,结合乐山的气候、地形分析农业分布,让地理学习从 “书本知识” 变成 “读懂家乡的工具”,这与学校 “化育无痕” 的育人精神高度契合。
三、创新:以七中理念为魂,融贯乡土,构建特色课程
“地理不是书本上的文字,是乐山的山、峨眉的水,是我们脚下的土地,更是七中校园里的一草一木。” 作为土生土长的乐山人,侯晓乐深知 “实践是连接地理知识与家乡情怀的最好纽带”。入职不久,她便深度践行乐山七中 “根植地理实践力” 的教学理念,依托学校 “教研组 + 备课组 + 项目组” 的三级教研架构,牵头参与并推动七年级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受家乡之美、探索地理之妙,这些活动成为学校 “五育并举” 育人实践的鲜活案例。在她的引导下,一系列融入本土情怀与校园特色的实践活动落地生根:九月 “我来画七中” 校园平面图绘制活动中,学生们化身 “小制图家”,用比例尺、图例精准定位教学楼、操场、生态园区,既深化了地图知识,更在笔尖凝聚对家乡、对校园的情感,部分优秀作品入选学校 “地理实践优秀成果展”;十月“经纬织梦”地球模型制作活动里,她特意让学生在模型上标注“乐山的经纬度”与“七中校园坐标”,让孩子们既明白“家乡在世界的位置”,也知晓“自己在校园的成长坐标”;十一月“世界如画”大洲大洋绘制活动,她带头在黑板上画出“乐山所在的亚洲位置”,联动学校 “科技赋能教育”的资源优势,借助多媒体课件展示全球地理景观,让学生从全球视角回望家乡、立足校园,读懂 “乐山与世界的联系”。这些活动不仅让地理课堂 “活” 了起来,更让学生在 “做中学、学中悟”—— 从校园到乐山,从家乡到世界,侯晓乐用实践搭建起地理知识与本土生活、校园成长的双重桥梁,这不仅是学校“五育并举”育人实践的鲜活样本,更让学生们懂得:地理关乎家乡的山水,关乎脚下的土地,更关乎如何以更广阔的视野守护家园、建设校园。正如她常对学生说的:“了解世界先从读懂乐山开始,热爱家乡先从热爱七中做起,地理能让你们更爱家乡、更懂七中。”
四、坚守:以七中担当为责,立德育人,诠释教师本色
“教师是我挚爱的事业,能在乐山七中教书,是我最幸运的事。” 从学生党员到乐山基层教师,从怀揣初心的学子到 “岗位标兵”,侯晓乐始终以”有理想信念、有道德情操、有扎实学识、有仁爱之心” 的 “四有” 教师标准要求自己,践行学校 “高山景行” 的精神内核,把对家乡的热爱、对七中的认同,藏在每一堂课、每一次辅导里。在班级教学中,她是“严师”也是“学姐”:对待教学一丝不苟,对待学生耐心细致,课后主动与后进生交流,用“学姐的经历”鼓励他们,用亲和力与责任心赢得同事和学生的认可;在自我成长上,她从未停下脚步 —— 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学校组织的全国地理教育名师线上研修班,研读地理教育前沿理念,将“岗位标兵”的荣誉作为新起点,立志“把更好的地理课带给七中孩子”,为学校“名师上名课,名课育名生”的良性生态添砖加瓦。
“生长于乐山,服务于七中教育,我愿做家乡教育、七中发展的一颗‘铺路石’。”侯晓乐说,家乡的山水滋养了她,七中的沃土培育了她,如今她愿以地理为笔,在学生心中种下“爱乐山、爱七中、探世界、守家园”的种子;以教育为犁,在乐山七中“让每个生命自然生长” 的教育沃土上深耕不辍,用青春与热爱,书写属于乐山青年教师、属于七中人的教育答卷,为学校高质量发展与乐山教育事业的进步贡献自己的光和热。
乐山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