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乐山一中英语教研组于学校录播室举行了一场富有深度与启发的“五课”教研暨外出培训心得分享会。本次活动旨在通过示范引领与智慧共享,探索教学新方法,促进学科与科技的深度融合,全面提升英语教学品质。活动由一堂读后续写示范课和两项前沿的培训心得分享构成,现场学术氛围浓厚,反响热烈。

活动伊始,胡同华老师带来了一节读后续写引领课。胡老师并未急于切入写作技巧,而是先基于详实的月考数据与班级学情,进行了精准的教学诊断。他发现当前学生在读后续写中面临的核心挑战在于如何真正“读懂”原文,基于此。胡老师巧妙地将理论讲解与实战练习相结合。他引导学生通过具体实例,逐步体会“故事山”情节推进法与“双线”叙事结构(情节线与情感线)的巧妙布置,为学生构建了清晰的叙事框架。在此基础上,他引入“TEAM”写作原则,帮助学生在理清情节发展与人物情感变化后,精准把握“写什么”与“如何写”的关键问题。随后,胡老师进一步引导学生关注宏观的行文结构,通过提供逻辑框架,使学生认识到读后续写需做到“主旨先行、衔接得体、伏笔回扣”,实现了从技法到素养的升华。

在培训心得分享环节,高2027届备课组长邓芳老师分享了她参加成都石室中学举办的“AI赋能发展性课堂建设的实践探究”研讨会获得的宝贵且有价值的信息。首先她以课例《First Snow》为依托,分享了如何将人工智能技术与文学教学、课堂设计进行创造性融合的思考与实践。邓老师谈到了课堂情境创设中学生主体地位的重要性,提出应巧妙地将学生的个人生活体验融入教学环节。她分享说,利用AI工具即时生成唯美的雪景画面,能够将文中抽象的文学描述转化为可感知的生活化情景,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写作兴趣与表达欲望,帮助他们在身临其境中进行更生动、细致的描写。她认为,对文章的处理不应止于语言知识传授,更应关注其美育价值,引导学生将所感所悟落实到笔端,并利用AI技术为学生提供个性化的写作润色与提升建议,实现因材施教,促进了学生审美能力与语言能力的协同发展。

教研组长肖雪老师的分享则从宏观视角出发,为全体英语教师带来了大数据分析的洞见。她首先借助详实的全市范围数据,对本校英语学科的现状与发展方向进行了精要而深刻的分析。通过她的讲解,与会教师清晰地认识到,大数据解析对于精准把握学情、评估教学效能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是推动教学决策从“经验化”走向“科学化”的关键。为进一步提升教研组运用数据的能力,学校大数据服务中心老师为大家进行了技术培训指导,助力教师们熟练掌握数据分析工具,让大数据真正赋能于日常教学,从而精准定位教学重难点,优化教学策略,最终实现英语教学质量与效率的全面提升。

本次分享会内容充实,既有扎根课堂的实践示范,又有面向未来的前沿探索,充分展现了乐山一中英语教研组勤于反思、勇于创新的精神风貌。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受益匪浅,将在今后的教学中积极借鉴此次活动的宝贵经验,持续推动我校英语教育教学工作迈向新台阶。
乐山一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