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读书分享会活动,不仅丰富了教师的精神世界,也为他们的专业成长搭建了广阔的平台。在共读的过程中,教师们相互学习,共同进步,逐渐成长为更加专业、更有影响力的教育工作者。近日,“阅读促成长,书香润心灵”——峨眉山市实验小学开展了2024--2025学年度上期“白兰花开”读书分享会活动(综合组篇)。
首先,音乐组的老师凌书晓为大家分享了《贝多芬传》。这本书是法国作家罗曼·罗兰的代表作《名人传》中的第一部传记,由翻译家傅雷先生翻译。书中详细讲述了欧洲古典作曲家贝多芬可歌可泣的一生。她提到,贝多芬的一生充满了挑战与抗争,尤其是在他逐渐失去听力的情况下,依然坚持创作,用音乐表达对命运的不屈与抗争。这不仅是对音乐艺术的热爱,更是一种对生命尊严的坚守。凌老师感慨道,读完《贝多芬传》的心情是沉重压抑的,但同时也是积极振奋的。贝多芬的故事让我们看到了世界竟有如此伟大不屈的灵魂,用洪荒之力与命运抗争,让世人惊叹。这种精神也激励着我们在教育工作中,面对困难时保持坚韧不拔的信念。
接着,美术组的老师任洁分享了一本宝藏书籍《画中有话》。作者李海峰以诙谐幽默的语言,带领读者近距离感受中国书画艺术的魅力。书中讲述了从汉代帛画到近现代齐派绘画的经典作品,共28幅,通过生动的故事和详细的解读,将原本艰深的国画艺术变得趣味盎然。任老师特别提到,这本书的最大优点是全彩绘、裸脊锁线装订,使得每一幅画作都能完整呈现,给读者带来视觉上的享受。她认为,这本书不仅为国画的艺术欣赏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也让读者在阅读中找到快乐,收获更多的知识。即使没有专业的美术知识,也能轻松走进国画的精彩世界,增添生活中的色彩与乐趣。
英语组的老师童越分享的是英国剧作家蕾秋·乔伊斯的长篇小说《一个人的朝圣》。这本书讲述了一个退休老人哈罗德为了探望病危友人奎妮,独自踏上漫长旅程的故事。哈罗德从英格兰的最西南走到最东北,历时87天,途行627英里,横跨了整个英格兰。童老师指出,这本书不仅是关于爱的回归、自我发现、日常生活的信念以及万物之美的探索,更是一场深刻的自我救赎之旅。主人公哈罗德的出发点是为了给予友人希望,但最终却实现了自我价值的再肯定,对成长缺陷有了新的认知,并接受了现实的命运。同时,他的妻子莫琳在等待及关注哈罗德的过程中,对痛苦的过往逐一进行审视,触发了对爱的全新领悟和对自我的重新认识。童老师的分享引发了大家对人生意义的思考:我们常常在忙碌与浮躁中迷失自我,忽略了身边真正能带给我们幸福与满足的事物。
最后,体育组的老师李松阳推荐了季羡林先生的《人生何处不欢喜》。这本书犹如一泓清泉,润泽读者的心田,让人在喧嚣尘世中寻得内心的宁静与平和。书中涵盖了季羡林先生对人生诸多方面的感悟与思考,从儿时的懵懂趣事到青年时期的求学奋斗,从异国他乡的漂泊经历到对故乡山水的深深眷恋,从对自然万物的细致观察到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无一不展现出先生丰富的人生阅历和深邃的思想境界。李老师强调,读罢此书,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追求功名利禄的辉煌,而在于用心去感受生活的点滴美好,用乐观的心态去面对人生的种种挑战。季羡林先生教会我们,要学会放慢脚步,静下心来,去聆听内心的声音,去欣赏沿途的风景。这种心态不仅适用于个人生活,也对教育工作有着重要的启示:作为教师,我们应该引导学生学会珍惜当下的美好,培养他们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
四位老师热情洋溢的分享,不仅让我们领略了不同书籍的魅力,更让我们深刻体会到阅读对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性。通过阅读,教师们不仅拓宽了自己的视野,提升了教育教学能力,还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每一位学生。未来,为了进一步推广阅读文化,我校学校还将定期发布教师推荐书单,涵盖教育理论、心理学、文学等多个领域,供全体师生参考。接下来,学校还将组织更多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如读书笔记评比、亲子共读、名师导读等,让阅读成为校园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