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也是四大传统节日之一。清明的到来意味着天气已经开始暖和起来,适合外出郊游。清明节距今有二千五百多年的历史。开始是起源于周代,逐渐变成现在的传统节日。
清明时节踏青忙
中华民族自古就有清明踏青的习俗。踏青这种节令性的民俗活动,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其源泉是远古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这种农耕祭祀的迎春习俗对后世影响深远。清明节兼具节气与节日两大内涵,清明节气在时间和气象物候特点上为清明踏青习俗的形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清明时节放纸鸢
风筝又称“纸鸢”、“鸢儿”,放风筝是清明时节人们所喜爱的活动。风筝即是在竹篾等骨架上糊上纸或绢,拉着系在上面的长线,趁着风势可以放上天空。过去,有的人把风筝放上蓝天后,便剪断牵线,任凭清风把它们送往天涯海角,据说这样能除病消灾,给自己带来好运。
采摘艾草做青团
我国南方部分地区清明节时有吃青团的风俗,青团又称清明饼、棉菜馍糍、茨壳粿、清明粑、艾叶粑粑、艾糍、清明果、菠菠粿、清明粿、艾叶糍粑、艾粄、艾草糕、清明团子、暖菇包、艾草青团等等。
清明时节植树忙
清明前后,春阳照临,春雨飞洒,种植树苗成活率高,成长快。因此,就有清明植树的习惯,有人还把清明节叫作“植树节”。植树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文明祭祀手抄报
清明节是人们祭奠逝者、缅怀先烈、感恩先人的传统节日,重在表达思念之情。同学们要主动加入文明祭祀的行列,倡导通过植树造绿、敬献鲜花、经典诵读、家庭追思、写心灵家书、立逝者传记等方式,礼敬故人,寄托哀思。增强安全意识,严格遵守有关防火规定,不焚香烧纸,不燃放烟花爆竹,确保祭扫活动安全、有序,共同保护蓝天、青山、绿水,守护文明和谐的社会环境。
太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