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几天在《三联中读》听了《与张云帆聊<芒格之道>:对知识诚实,是你能给自己最好的礼物》这期播客,让我印象深刻,于是借用了这个的标题。
张云帆,创办中国第一款博客产品“网易部落”,后创办多玩游戏网,178游戏网,曾任纵横中文网总裁,完美世界移动战略副总裁等职务,现任完美世界控股集团有限公司总裁,控股集团文学业务CEO。听了这期播客,让我印象深刻的不是他的传奇经历,而是他让人醍醐灌顶的一些看似很常识,而我却常常没做到的事:对知识诚实。
怎样才算对对知识诚实,简单来说就是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不要不懂装懂,或者以为自己懂了。
在播客中,他举了一个例子,告诉我什么叫对知识不诚实。
有一次他去上海开会,他有个同学也恰好在住在上海,这个同学听说他来上海了,就请他吃饭。这个同学说他的公司在清浦,所以请他去他公司园区附近吃饭。当时他并不知道清浦在哪里,他想着朋友住在上海,公司应该离他家不远,所以就答应了。去了才知道,清浦在苏州和上海的交界处,开车单程两个多小时。他说他并不怪他的朋友,没有给他说清楚清浦在哪里,而是因为自己对知识不诚实,不知道在哪儿,也没有去地图查询,一拍脑袋,觉得应该不远,就答应了。而为此他付出的代价是,为了吃一顿饭,来回开了四个多小时的车,还遇到堵到爆的交通,把自己弄的很疲惫,第二天还要很早起来工作。
在生活中,我这样对知识不诚实,以为自己懂了,其实根本不懂的时刻有多少呢?
谈话中还提到芒格有个习惯,要求自己每天比前一天聪明一点点,那么他怎么才能知道自己每天比前一天聪明一点点了呢?芒格是这样做的:他在每一天起床时都会想一想,前一天的自己学到了什么,然后再把它们记下来,一直坚持这个习惯,于是芒格就变成了我们知道的那个了不起的芒格。芒格是把知识落到了生活实处的典型实践者,而大多数人是获得即满足,什么是获得即满足呢?比如有人渴望一个一个钢琴,于是花重金买下,然后放在家里就很满足了,而实际是钢琴是用来弹的呀,不是买来放家里的。就像我在书上看到了一个道理,顿时觉得茅塞顿开,心里甚至止不住的兴奋:“哇,这句话说的好好啊,我好满足呀,我获得了这个道理”,然后就满足了,把这个道理扔开了,而没有认真去想这个道理,对自己的人生或者生活有什么真正的指导意义?或者认真去想了,也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了,但并没有坚持下去。我有时,也是一个获得即满足的人。而芒格和张云帆等这些牛人,是用自己熟悉的方式把它内化掉,变成了他们自己的版本,,并且用在实际生活中。
阅读群里,参加《基础教育发展改革优师工程项目》培训后,看到了自己存在的问题,及时调整自己的状态,把培训的所感所悟,要化作教育教学的实践和行动的曾子瑶老师,看了电影《茶啊二中》,反思师生关系的王燚老师;读了《骆驼祥子》,反思青年与国家的关系,自己作为一名青年的责任和担当的卢箫扬老师;还有对班主任工作的不断反思、实践、改进的李金科老师,他们都是把懂得的道理落实到了工作和生活的实处的实践者,是对知识诚实的人。
而阅读群里的老师们,每周坚持把读过的书,内化作自己的感悟,写出来,就如芒格每天都把自己前一天学到的东西记录下来一样,并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这应该也算是对知识诚实的一种表现吧。如果他们一直坚持下去,是不是也在每天变得聪明了一点点呢?假以时日,他们会不会也如芒格一样,成为一个牛人?会不会成为牛人不知道,但我肯定,他们会成为一个在灵魂上更优秀的人,会成为把生活过得更有意义的人,因为他们会从阅读中,知道人生需要《松驰感》,也知道松驰感的真正含义是什么,会《允许一切发生》,因为他们读过《人性论》,知道《情绪的控制方法》,他们读过《一带江山如画,古诗词里的山水故人》,读过鲁迅、《悉达多》和《煮沸人生》,还读过《红手指》、《云边有个小卖部》、《追风筝的人》、《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看过《一个叫欧维的男人决定去死》等书和电影,他们能更好洞悉人性和世事,知道怎样从容、睿智的过好自己的人生。
所以,坚持阅读吧,把阅读中所感所悟记录下来,并内化成行动,用来指导自己的生活和工作吧,因为这是我们可以送给自己的,最好的礼物。(作者:英语老师 胡义蓉)
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