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育员是幼儿园保教工作的核心力量,承担着照料者与启蒙者的双重职责。她们默默无闻的身影出现在幼儿园的每一个角落,日复一日地重复着细致而繁琐的工作,无声诠释教育的温度。
她不是妈妈,却和妈妈一样温暖;她不授课,却与孩子们朝夕相伴。她是文星园的生活老师,孩子们亲切地称她“谢妈妈”。
"我不想玩"--面对区域游戏中这个特别的回答,谢老师选择用平行游戏开启对话。当小朋友的目光始终追随却不愿参与游戏时,一次"拆不开积木"的示弱,一场交通标志的智慧捕捉,通过"观察-共情-激发"三部曲,让沉默的孩子绽放笑容。
温暖的情绪调色师
区域游戏时间到了,教室里充斥着了孩子们探索与创造的身影,角落里一个安静的小身影引起了她的注意。只见他静静趴在桌上,目光却追随着积木的起落,与周围搭建乐高的欢快氛围形成鲜明对比。她轻触孩子的肩膀低声问到:“宝贝,怎么不去玩?是不是哪里不舒服?”他摇了摇头:“没有,我不想玩。”
面对孩子这样的回答,谢老师有自己独特的方法。她假装费力地拆解积木:“宝贝,这个积木好像在闹脾气,我怎么也拆不开,你能帮帮我吗?”孩子接过积木,动作利落地解决了难题。当孩子的目光被交通指示牌吸引,她指着图案问道:“这是什么?”“左转弯。”“那这个呢?”“直行和右转、禁止停车、禁止按喇叭。”孩子自信的回答。她由衷赞叹:“哇!真厉害!”孩子主动解释:“这些都是妈妈教我的。”脸上露出灿烂的笑容。
一场即兴的自然课堂,谢老师带领孩子们用五感探索桃胶的奥秘,将植物的自我保护机制转化为生命教育,谱出最鲜活的自然课堂。
孩子们的桃胶博士
户外活动时间,小山坡的一棵桃树吸引了孩子们的注意--树干上密密麻麻的桃胶,引发了天真的提问:“老师,树在流泪吗?”其他孩子也七嘴八舌地讨论:“这是什么呀?好漂亮啊!”“有黄色的,也有透明的。”“是宝石吗?”……
她引导孩子保持安全距离,让孩子闻一闻桃胶的味道,再轻轻触摸它的质地。“没什么味道,软软的。”“有点硬。”“黏黏的,把我的手都黏住了。”孩子们的声音洒满小山坡。她耐心讲解到:“这是桃胶。当桃树受伤时,就像我们摔伤一样,它会分泌一种黏液来保护自己,慢慢地,这种液体就变成了桃胶。新鲜的桃胶摸起来软软黏黏的,而风干后的桃胶则变得坚硬,看起来像琥珀一样美丽。”
当孩子的目光融入欢声笑语,当晶莹的桃胶引发"树在流泪"的天真发问,我们看见了教育最美的姿态--它既存在于谢老师俯身倾听的眉眼里,也闪耀在大自然馈赠的每一份惊喜里。
这,就是保育老师的诗章,一首关于爱、责任与希望的乐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