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成绩揭晓,激动之余,思绪瞬间被拉回乐山一中那橙白蓝相间的校服、绿意盎然的校园,还有那句沉甸甸的办学理念——“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点点滴滴,汇聚成对母校最深沉的感恩。
高一下学期,四月,正是楼下那株白色玉兰开得最盛的时候,我走进了25班的教室。那时的我,带着几分懵懂和散漫。时光仿佛在玉兰的花开花落中悄然溜走,班主任肖雪老师严厉却语重心长的一次谈话像一记警钟,敲碎了我的懈怠。从那时起,我真正感受到了25班那浓厚的学习氛围,开始埋头于书山题海,为高考奋力一搏。这份关键的转变,离不开肖老师的鞭策,也源于乐山一中这片催人奋进的土壤。
回首三年,师长们的付出是青春画卷上最温暖的底色。语文赵萍老师,她的辛苦和负责是无声的榜样。课堂上的倾囊相授,课后的耐心解答,都深深印在心底。高考语文未能达到预期,那份辜负老师期望的愧疚感是真实的,但更深的是对她长期付出、不离不弃的感激。
数学何光学老师用他的温柔和耐心,将看似冰冷的公式符号变得可亲可近。他总能用最清晰的方式化解我们的困惑。这次高考数学能取得131分,何老师春风化雨般的教导功不可没。
班主任肖老师的严格管理,最初或许让人有些压力,但正是这份一丝不苟的“严”,才让我的英语有了脱胎换骨的变化。从平时的平平无奇,到高考成功跨越130分的门槛,背后是肖老师无数次的督促和严格要求。
物理谢海荣老师的光头和那口地道的乐山话,早已成为校园里一道独特的风景。他的课堂充满趣味,复杂的物理世界在他生动的讲解下变得触手可及。无论在哪里遇见他,那句响亮的“谢老师好!”总是发自我们心底的敬意。
化学马晓峰老师将严谨的治学态度与风趣幽默的个人魅力完美结合。即使临近退休,他课堂上的那份热情和偶尔因年龄带来的小插曲,都让我们感受到一位老教师的风骨与可爱。
生物洪少满老师身上则始终涌动着一股向上的劲头,即使经验丰富,他仍在不断探索更有效的教学方法,确保引领我们走在正确的求知路上。
乐山一中优美的环境,那些郁郁葱葱的绿树,是紧张学习间隙最好的慰藉。曾经向往的校园外的美食,如今也比不过食堂里的饭菜,那是青春特有的亲切感。
从高一玉兰树下的懵懂少年,到高三教室里的奋笔疾书,最终被四川大学强基计划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录取,这份喜悦,是汗水浇灌的果实,更是对母校和所有老师们最深切的感恩。是乐山一中塑造了我,是25班这个集体推动了我,是每一位老师的谆谆教诲点亮了我前行的路。
站在人生新阶段的起点回望,橙白蓝的校服将成为珍藏,玉兰花的芬芳也终会淡去,但“教崇德智体,学通天地人”所承载的精神,早已融入血脉。它提醒我们立身以德、求知以智、强健以体,更激励我们心怀天地、志在四方。带着这份宝贵的馈赠,我将踏上大学的新征程。无论未来行至何方,乐山一中——这片承载着我们奋斗与成长的沃土,永远是我心灵深处最温暖的归处和力量的源泉。
乐山一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