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了一部电影——《浪浪山小妖怪》。这部看似轻松诙谐的动画,让我们都能从中照见自己的影子,并不断地向自己提出那个永恒的命题:在平凡甚至艰辛的生活中,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
主角几人在浪浪山的日常生活,实际上就是我们现代人的一个缩影。他们被能否拥有体面的工作和“大王”的权威所支配,在繁忙和琐碎中,生命仿佛只是经过。随着主角得知取经人的故事后,问出:“我们为什么不能自己走一趟?”开始出现转折。生活从被动的经过转为经历。于是“取经”之路便漏洞百出却又无比真诚的开始了。这一条路也是他们在替我们寻找生命意义的实践。
这条路上,他们坚守善念,以真挚的内心帮助村民,甚至不惜燃尽自己的修为变成普通的动物来对抗强敌。没有意外的结果——取经失败,他们的付出与存在只是真正取经闯关环节中一个不足挂齿的小小意外。但在他们自己的人生中,却活出了自己最大义最潇洒最帅气最无畏的一幕。这也是最能打动我的一部分,他们在明知自己结局的情况下依然选择活出自我。尽管他们没有取得真经,没有一鸣惊人,历史也不会记载他们,但被他们救下的村民为他们建立了小小的祠堂...生命的意义不必依附于宏大的历史叙事,那些微小的善意,坚持的自我,强大的内心也足以让自己的平凡生活过的充足与惬意,也足以构成温暖的肯定。
直到影片的最后我们都不知道主角的名字,但小猪妖最后望向远方的眼神依然闪烁着光芒,这个光芒是经历生活后的清澈与坚定。
人生路长,我们都会遇到很多关于生活和生命意义的问题。有些问题或许本就没有答案,但当我们主动经历生命的每一个瞬间,在每一个勇敢的开始里问题可能就会被我们解决了。
书友们这一周也从书籍中和日常中或寻找或得到了一些关于生活和生命的感想。李金科老师从《房思琪初恋乐园》中感悟到:“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但麻木、事不关己甚至于自己犀利的言语,最终将会变成一把利剑刺向自己。”曾丽芬老师阅读《该熄灯了》后联想到自己的亲人“我抗拒岁月的无情,但正是在这种日复一日的重复与衰减中,我们感受到了生命必然的归宿。”文清老师从书籍《瓦尔登湖》中的得到平静“也许,我们需要的从来不是一场形式上的逃离,而是在喧嚣中,为自己开辟一片内心的林中空地”。刘海燕老师从《岩中花述》中联想到自己所接触的学生:“这些孩子不正如岩石缝隙中挣扎生长的花朵?表面上看,他们或许叛逆、沉默、成绩不佳,但拨开这些表象,他们更像是在岩石缝隙里艰难生长的小花,看着柔弱,却要用尽全身力气去寻找一点点阳光和土壤。”唐郑红老师从《丁香结》中感叹到:“丁香结年年有,人生结许许多。是不是真是如此,在开始感到幸福的同时,痛苦就在倒计时了。”宋颜株从《学神》中想到:‘“当然你可以暂时没有发现自我的兴趣,自我的专长,但它不影响你去阅读,去生活,去体验,去联结,去享受这个世界。”罗发老师阅读《剑来》后认为:“错误的过程不会被正确的结果掩盖,但并非事事都如解题,世界不是非黑即白,而是一道精致的灰。”王燚老师从《把生活过成你想要的样子》中学会:“不是如何达到某个理想状态,而是如何在每个当下都保持对自己的真诚,在生活的长河中,既做雕刻者,也甘心被雕刻。”
或许我们最终会和小猪妖一样,发现自己从未真正离开“浪浪山”,但我们可以用我们的行动和选择,将这座山变成属于自己生命的“取经路”。
沐川县实验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