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提升语文教学质量,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打造高效语文课堂。近日,夹江县华头镇中心小学校开展了语文教学听课评课教研活动。学校行政及全体语文教师参加了此次活动。
第一堂课是由老师王彭雨晨执教的《慈母情深》。
《慈母情深》是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六单元以“舔犊情深”为主题的一篇课文。上课时,她设计了三个学习活动:一是关注场景品“情深”。二是聚焦细节话“反复”。三是联结生活写“经历”。王彭雨晨在课前给学生准备了家长寄语,让孩子对文中的母爱感同身受。适时提出问题:在生活中,你是否也有“鼻子一酸”的时候?试着写一写。让学生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将自己“鼻子一酸”的经历用文字记录下来。
第二堂课是由老师黄春晓执教的《麻雀》。
《麻雀》这篇课文是四年级上册习作单元的一篇精读文章,出自19世纪俄国著名现实主义作家屠格涅夫之手,它是指向“怎样把事情写清楚”这一习作能力编排的。黄春晓先是让学生复述课文内容,接着回忆“交流平台”中四个学习伙伴分享的关于怎样把事情写清楚的方法,再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探究。在教学过程中,黄春晓按照起因、经过、结果的顺序进行探究,通过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的形式让学生抓住动词和形容词,明白要把事情写清楚,就要清晰描绘所见、所听、所想。
第三堂课是由老师王纾丽执教的《秋天》。
《秋天》是统编版小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写景散文。本文抓住天气、树叶、天空、大雁等事物的特点,描写了秋高气爽,黄叶飘落,北雁南飞的景象,表达了作者对秋天的喜爱之情。
第四堂课是由老师罗潘蓉执教的《雾在哪里》。
罗潘蓉在执教《雾在哪里》第一课时,带领学生随文识字,并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识记重点字词。为了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文章的主要内容,她设计了三个环节。第一个环节:“用横线划出雾这个淘气的孩子去过哪里?”第二个环节:“用波浪线划出雾孩子说的话,从中找一找它要藏的东西。”第三个环节:“用双横线划出大海和天空被雾藏起来后的景色变化。”这三个环节,让学生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快速提取了课文的主要信息,明白了雾来到哪里,说了什么,做了什么,景物们发生的变化。
第五堂课是由老师刘雨潇执教《灰雀》。
《灰雀》是三年级上册第八单元中一篇温暖而意味深长的课文,本单元语文要素为“学习带着问题默读,理解课文的意思”。刘雨潇以寻找丢失的灰雀为主线带领学生纵观全文,说理由,分析小男孩的内心变化,对“灰雀去哪里了”作出合理推断,深入体会小男孩对灰雀的情感;通过分析列宁话语背后的情感,探寻言外之意,体悟列宁对灰雀的喜爱及循循善诱的育人智慧等。刘老师引导学生充分朗读、思考和交流,学生的思维与语言都得以提升。
课后,学校行政及全体语文教师围坐在一起畅所欲言,每一位教师都分享了自己的听课感受以及教学心得。一次教研,一次成长;碰撞思维,绽放智慧。老师们不仅学到了许多实用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还深刻认识到了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语言表达的重要性。大家纷纷表示,将把学到的知识和经验运用到今后的教学中,努力提升自己的教学水平,为学生的成长和发展贡献更多的智慧和力量。
最后,校长胡桂强对此次教研活动给予了充分的肯定,也指出了课堂中出现的问题并给出了指导意见。语文老师要教出语言文字的魅力“点”不在多,而在“深”,学生回答问题时不能过于局限,学生思维受限的主要原因是对课文内容不理解,对课文读的少,教师教学时要做到以读代讲,在读中感悟,不能过于依赖课件。小组合作环节设计的比较好,但学生探讨不够深入,没有达到探究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锻炼学生思维能力。他指出,教研活动是教师成长的“扶手”,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助推器”,更是推动学校教育发展的“源泉”。继续加强语文教学研究,注重改善学生的学习方式,以突出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此次教研活动为语文教师们提供了一个相互学习、相互交流、共同提高的平台。通过此次活动,相信每一位教师都已满载而归,对自己的教学有了更深入的思考。
华头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