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观摩名师课堂,探寻教学新径 峨眉实小数学教师赴蓉参加教学观摩研讨活动

来源:峨眉实小  作者:图/万雪容、胡敏文/刘小平、王新民  浏览量:2707   发布时间:2025-04-08

为进一步提升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与教学能力,我校选派万雪容、胡敏、刘小平、王新民四位老师前往成都,参加“四新”背景下“教学评一致性”——小学数学名师教学观摩研讨活动。此次活动为老师们创造了宝贵的学习契机,大家满怀期待与热忱,踏上了这场学习之旅。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1.jpg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罗鸣亮执教四年级《除法练习》。课程伊始,罗老师直入主题,给出一道别具一格的除法竖式计算137÷17”,随即抛出问题:“淘气的做法对吗?”鼓励学生自主分析,而后让学生畅所欲言,分享自己的见解。学生们意见不一,有的认为对,有的则认为不对。面对分歧,并未急于发表看法,而是组织学生以4人小组为单位展开讨论,一时间,课堂上争辩声、交流声此起彼伏。在整个学习过程中,罗老师充分赋予学生质疑、探究、分享的权利,凭借高超的引导艺术,敏锐捕捉学生发言中的闪光点,通过追问、反诘等方式,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深化理解。更重要的是,让学生领悟到算法是知识,而合理选择算法才是智慧的真谛。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2.jpg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4.jpg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朱德江老师同样作为全国著名特级教师,为六年级学生带来《变化的量》这堂课。巧妙地从孩子们熟悉的“身高与年龄”“气温与时间”等生活实例引入,将抽象的“变化的量”与学生的生活经验紧密相连,瞬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数学学习充满温度。课堂上,紧紧围绕“你看到变化的量了吗?”“这两个变化的量有什么关系?”“谁变化,谁也随着变化”等核心问题,引导学生在观察、比较、分析中感受“变化的量”之间的关系,领略函数思想的魅力。学生们在想问题、做任务、说想法、悟概念的过程中,实现了学教评的高度一致,通过“看见学习”达成深度学习。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郎建胜老师带来的跨学科主题学习《土圭之法》同样精彩。这堂课围绕古人如何精准判定测量年的周期,开启了一场穿越时空的文化之旅。郎老师以古人的智慧为切入点,将晦涩难懂的古代测量方法转化为生动有趣的探究活动。学生们在动手实践中,不仅理解了“土圭之法”的原理,更真切地触摸到了中华文明的深厚底蕴。课后开展讲座,郎建胜以数感培养为例,指出当前数感培养中教师主导性缺失的问题,并结合丰富案例,清晰地指明了数感培养的有效路径。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5.jpg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全国著名特级教师朱国荣的《观察物体》则立足四年级学生。朱国荣以“观察”为切入点,设计了层层深入的观察任务。先是引导学生观察平面图形找出对应的立体图形,接着让学生观察立体图形画出平面图形,还要能选择出正确的平面图形。在的悉心引导下,学生们从不同角度观察物体,在平面与立体、具象与抽象之间自由穿梭。随着研究的不断深入,学生们的观察愈发细致,描述也愈发准确,空间观念在潜移默化中得到显著发展。课后讲座中,“推理意识”的内涵出发,结合具体案例,深入浅出地阐述了推理意识的重要性以及培养推理意识的有效策略,着重强调了“教、学、评”一致性的重要意义。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3.jpg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此次外出听课活动圆满落幕,参与学习的教师们收获满满。在名师的引领和精彩课堂的启发下,教师们拓宽了教学视野,收获了先进的教育理念和实用的教学方法。相信这些宝贵经验将在我校的课堂上落地生根,有力推动学校教育教学水平的提升,为学生的全面发展筑牢坚实基础。tOl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峨眉实小
责任编辑:李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