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井研县集益小学将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作为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抓手,通过多维度、常态化的常规训练,帮助学生在礼仪、安全、卫生、学习及劳动技能等方面形成良好习惯,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精细化管理,夯实习惯养成根基
本学期以来,集益小学针对不同年级学生特点,制定了分阶段的习惯培养计划:
课堂常规规范化:从读书、写字姿势入手,要求“头正肩平,双脚并拢”,通过每日晨读和课堂练习,引导学生养成端正的学习态度。琅琅书声中传递着学生对知识的渴望,整齐的书写姿势彰显着严谨的学风。
文体活动有序化:纠正“活动课即自由玩”的认知偏差,通过课间操评比、流动红旗竞争等机制,激励学生在体育锻炼中做到动作统一、纪律严明,培养集体荣誉感。
专注力培养系统化:教师以身示范,通过课堂口令管理、互动教学等方式,潜移默化提升学生专注力。例如,低年级采用“小眼睛看老师,小耳朵仔细听”等趣味口令,帮助学生快速进入学习状态。
劳动教育常态化:设立“劳动小卫士”岗位,学生每日参与教室清洁、桌椅整理等任务,校园环境维护成为每个孩子的责任,劳动技能与责任感同步提升。
家校协同,共筑习惯养成生态圈
学校注重家校联动,通过家长会、习惯养成手册等形式,引导家长关注孩子居家行为。例如,要求学生在家独立完成作业后整理书桌、餐后主动清理餐具等,将校园习惯延伸至家庭生活。一名家长反馈:“孩子现在每天回家第一件事就是洗手,还会提醒我们垃圾分类,变化特别明显!”
成效显著,习惯内化为成长动力
经过一学期的实践,学生行为习惯发生显著变化:课间走廊轻声慢行、上下楼梯自觉靠右、早餐后包装袋精准投入垃圾桶等细节,已成为校园文明新风尚。六年级学生李馨露表示:“以前觉得规矩多,现在发现好习惯让学习和生活都更轻松了!”
集益小学分管德育工作副书记黄中兴强调:“教育无小事,习惯成自然。我们坚持‘天下大事必作于细’的理念,通过日复一日的坚持,让规范渗透到每个孩子的言行中,为其未来铺就一条自律、自信的人生之路。”
未来,集益小学将继续深化习惯养成教育,探索创新评价机制,如“习惯积分银行”“校园文明之星”评选等,进一步激发学生内生动力,让好习惯成为陪伴学生终身成长的隐形翅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