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是儿童获得关于这个世界的知识的重要途径,通过亲身探究获得的知识是儿童自己构建起来的,是儿童真正理解、真正相信的,是真正属于儿童自己的。上学期,乐山市实验幼儿园中三班孩子们在迷宫爬爬站,发现了“大喇叭”。基于对“大喇叭”的兴趣和科学活动的教育价值,班级随即展开了对“大喇叭”一系列的探究活动。活动中不仅揭秘了“大喇叭”的神秘面纱,还丰富了孩子们对“声音是如何产生的”这一科学现象的初步认知。求知欲从未止步,这学期,孩子们又和“大喇叭”发生了哪些有趣的故事呢?再次走进这段探索之旅。因持续对“喇叭”的兴趣,孩子们提议想要制作“喇叭”。
这个也能做“喇叭”
在前期开展的"奇妙声音探索"活动中,孩子们通过亲身体验和趣味互动,对喇叭的构造原理与声音传播奥秘产生了浓厚兴趣,幼儿已经对喇叭有了初步的了解,孩子们根据对喇叭的理解,仔细的去搜寻生活中像喇叭的东西。在这场“喇叭大搜寻”活动中,孩子们用他们充满好奇和想象的眼睛,发现了许多意想不到的“喇叭”,也在探索的过程中,更加深刻地理解了喇叭的特点,感受到了生活中处处都隐藏着的知识和乐趣。
喇叭的设计秘籍
因持续对“喇叭”的兴趣,孩子们提议想要制作“喇叭”。幼儿根据自己的已有经验,画出了“喇叭”的设计图。
喇叭来啦
根据自己的探索结果,幼儿开始着手寻找可以做喇叭的材料。他们在教室里仔细搜寻着可能成为喇叭组成部分的各种物品进行实验。在搜集材料的过程中,孩子们充分发挥了团队协作的精神。他们互相分享自己的发现,共同讨论哪些材料最适合制作喇叭,以及如何将这些材料巧妙地组合在一起。这种合作与交流,不仅加深了他们对喇叭制作原理的理解,还培养了他们的团队意识和沟通能力。
找到想要的材料后,孩子们满怀期待地开始了喇叭的制作过程。他们的小手灵活地操作着,时而剪切,时而粘贴,时而调整,每一个步骤都倾注了他们的专注与热情。随着一个个形态各异的喇叭逐渐成形,孩子们的脸上洋溢着成就感和喜悦,他们迫不及待地想要测试自己的作品,探索声音通过喇叭传播的奥秘。
此次关于喇叭制作的实践活动不仅让幼儿亲手触摸到了科学的魅力,更在他们幼小的心灵中播下了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种子。通过实践操作,孩子们不仅学会了如何运用生活中的常见材料进行探索、创新,还真正发现了“喇叭”传声的秘密。未来,文星娃将继续怀揣着这份好奇心与求知欲,勇敢地踏上更多科学探索的旅程。
乐山市实验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