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9日,乐山一中以“智慧共享”与“成果转化”为主线,召开了2024-2025学年下期第三次教研组长、备课组长研修会。校长黄建清、教务科主任黄真辉、教务科副主任胡同华、王淞、王静与全体教研组长、备课组长齐聚一堂,共商教学改革大计,共谋教育发展新篇。
智慧共享:构建协同教研新生态
会议伊始,物理备课组与地理教研组率先分享教研创新实践。物理备课组组长徐明树提出“共振教研”模式,通过新教师、骨干教师与资深专家三级结对,构建“命题—审题”梯度培养链;推行“教材深耕”策略,从课前精研、课中案例教学到课后分层作业管理,实现教学全流程智慧互通。接着,地理教研组组长江涌聚焦学科核心素养,提出以主题式教研、跨年级公开课为载体,推动教学反思与课外实践融合,打造“研—教—学”一体化教研共同体。
成果导向:细化举措促质效双升
王静以数据为依托,强调教研工作需强化成果转化意识。学校将围绕“信息技术赋能讲评课”开展青年教师课堂大比武,提炼跨学科教学范式;通过共读教育专著、建立课题激励机制,重点推进在研课题落地。
黄真辉则从教学管理维度提出具体要求:优化“分层递进”考试评价体系,统筹高一至高三月考及期末统考安排;深化主题教研个性化设计,要求各学科结合新课标完善公开课方案,利用好网络教研,探索数字化教研新路径。
校长引领:描绘高质量发展蓝图
黄建清立足学校全局,提出教研工作的“四个决定”——教研水平决定学校形象、教师团结决定发展根基、专业素养决定前进速度、顶层设计决定未来格局。他提到,教研组长、备课组长应勇担“教学质量提升者”与“教师成长引领者”双重使命,以“学为中心”推动课堂深度变革,将共识转化为行动,让行动沉淀为成果,为学校迈向教学教研2.0阶段注入核心动能。
乐山一中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持续完善智慧共享机制,加速教研成果向教学实践转化。通过《沫园教研》专刊建设、教学成果奖培育、课题研究孵化等多元路径,构建“研—用—创”良性循环,赋能师生成长,书写“以研促教、以教强研”的高质量发展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