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不是学校领导开学初就布置了看书任务,已经不记得有多久没有这样静下心来看一本书了。想想这一个月来的各种忙碌,各种适应,各种不知所措……有不想动弹的疲惫,有放声大哭的冲动,有从未受过的委屈,也有充满陌生的挑战,战胜困难的坚持,幸福甜蜜的温暖,从未体验的惊喜……夜深人静的时候看看书,告诉自己一切都会更好的。
说到童书,其实我是很感兴趣的,起初接触是为了孩子,在孩子几个月的时候就开始给他买书,从开始的洞洞书,到游戏书,再到后来的各种绘本,再到现在的注音童话故事书……陪孩子读书也是从那时候开始的,每天晚上坚持陪读,从未间断。书中说为了提高认知能力和读写能力而进行的亲子阅读,实际上是对阅读一种极大的误解和贬低。我很赞同,如果我们做任何事情都带着功利性质,那么根都是坏的,怎么能开花结果呢?我也觉得陪孩子阅读,给孩子读书,更大的价值在于帮助孩子交流沟通,和孩子建立良好的关系,帮助孩子理解他人,理解世界,而不只是为了认字,阅读和写作。记得那是孩子爷爷刚因为车祸,骤然离世不久,那时孩子才刚满4岁,我们以为孩子还小,对死没有什么概念。一天我带孩子读《爷爷一定有办法》,我读着读着,孩子就哭起来了:“妈妈,不要读了,我想我爷爷了,我没有爷爷了……”这时我只能给孩子一个紧紧的拥抱,告诉他爷爷在天堂很好,告诉他爷爷的死亡原因,什么是死亡,怎样面对死亡。还有一次是我刚买了《我最喜欢妈妈》,绘本用童真的语言还原了日常生活场景,读到最后一页:“谢谢你喜欢我这样的妈妈,谢谢你来到这个世界上。妈妈会一直、一直、一直爱你”,我的眼睛湿润了,因为我就像书中的妈妈一样数落、批评、催促、失望,而孩子却还这样爱着我这个气急败坏的妈妈,瞬间觉得很对不起孩子,自己怎么是这么个暴脾气的妈妈。
在“孩子不遵守规则怎么办”这一章中说到孩子做错了或者做不出来时,大人不要对着孩子吼叫,指责,大人只需要无条件的积极帮助即可,告诉他什么是正确的,如何才能做到正确。那些指责只会让孩子觉得学习是一件痛苦的事情,或者认为自己非常蠢笨,并不适合学习。惩罚的长期效果是愤恨,报复,反叛,退缩。这一点我觉得我自己一开始是没有做好的,面对孩子们的不遵守规则,我的情绪并没有控制得很好,还有些着急上火,甚至让孩子罚站了。我也发现这类孩子并没有因为我的“惩罚”而变化,反而变本加厉,表面害怕我,我一转身就跳得更厉害。有一次,我试着对个别“调皮”孩子找他们谈心,犯了错我耐心询问事情原由,帮助他们找到解决事情的办法,关心他们的生活和学习状况,寻找他做得好的地方进行表扬。我发现这些被谈话或表扬的“调皮”孩子一整天都能够保持开心和自觉。孩子们的这种反应我在“情绪认知与自我调整”这一章找到了答案,要想赢得孩子的合作,必须表达出对孩子感受的理解,表达出对孩子的同情,告诉孩子你的感受,让孩子关注如何解决问题。不要孩子顺从,老师就兴高采烈,千恩万爱;孩子不顺从,老师就心情晦暗,忧心狂躁。我们要学会友善,关心和尊重孩子,只要我们决心对孩子的情绪做出积极反应,就能赢得孩子的合作,哪个孩子会拒绝老师的友善、关心和尊重呢?我们需要赢得孩子的信任,孩子才会愿意倾听,理解我们的话,进而遵守规则,维护规则。
我班里有一对双胞胎,很是不讲卫生,又十分爱接嘴,我也总批评他们,有意无意中让前后左右的孩子对他们产生了些厌恶。我庆幸我及时地看到了“孩子总跟坏孩子一起玩,怎么办?”这一章,书中说“时常出现问题行为的孩子应该被老师,家长和孩子们接受,不能用隔绝的方法将他们排斥在群体生活之外,那样不仅会加剧她的敌意和对抗,还为其他孩子提供了用排斥对待不符合自己心意同伴的不良示范”。我会持续关注,关心,帮助他们,并且引导周围的孩子参与到对他们的监督帮助中来,不让他们成为“不良示范”。
日本心理治疗师佐佐木正美先生认为,带有与年龄相符的孩子气的孩子才是好孩子,孩子就应该做符合他年龄的事情。一味做出讨父母喜欢的事情,不给父母添麻烦,这样的孩子精神状态并不健康,自立能力发展往往比较缓慢,这样的孩子虽然看起来听从别人的命令,但是没有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的能力。当大人试图依赖奖励或惩罚改变孩子这些特点的时候,他们自以为是,在帮助孩子矫正问题行为,却不知道正是这些不当的外部刺激破坏了孩子的自我价值感,加剧孩子的问题行为,这个过程传递出大人对当下孩子特点的不接受和指责,这不仅容易破坏相互信任,相互支持的关系,还会使孩子陷入自我否定之中。看了这些文字我既庆幸我自己的孩子和班里的大多数孩子是精神状态健康的孩子,又纳闷那些听老师话的“乖”孩子难道精神状态不健康?我们老师对孩子们的奖励和惩罚到底是在帮助孩子,还是在“伤害”孩子?我们该怎样去全然接受孩子当下的一切?我也知道焦躁、担心和愤怒只会把一切弄糟,但当孩子做得不好的时候,我们真的就不担心,不指责,仅仅告诉孩子可以这么做,不可以那么做,仅仅去相信孩子,相信时间?
书是看完了,我只是抓了几个我有感触的地方表达自己一些粗浅的看法,感受和疑惑。最后附上书中我最喜欢的一段话:教育从业者要习惯那些无能为力的事情,抱持“只要尽了最大的努力就好”的想法,不要因为努力之后没有好的结果而生气。最重要的是,教育从业者即使看不到成果,也要做出最大的努力,并从中感受喜悦和生命的价值。
太白路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