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热线:028-85056429 通讯员QQ群:197538807
投稿邮箱: 2629731537@qq.com

乐山市初中数学峨眉片区教研活动在沙湾区实验中学举行

来源:沙湾区教育局  作者:李荣富 王旖旎  浏览量:   发布时间:2025-04-11

为了全面落实新课标理念,深入开展新教材理解,探索核心素养导向下新课堂研究,48日,以“核心素养导向下初中数学新课堂研究”为主题的教研活动在乐山市沙湾区实验初级中学举行。市教科初中数学教研员各区县数学教研员及“峨眉片区(峨眉、夹江、沙湾)”的七、八年级数学教师代表100余人参加活动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1.jpg
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本次活动由同课异构、课堂点评、专题分享等环节构成。其中,同课异构的内容为华师版七年级下册《解一元一次不等式》,专题分享主题为《初中数学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探究为策 模型为阶 达于素养》。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课堂展示环节,来自沙湾区实验初级中学嘉农分校兰磊老师通过哪吒闯关,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串联起来,闯关游戏符合中学生的认知特点,有效的激发了同学们学习的兴趣与探究知识的欲望。本堂课围绕实际问题展开:预算优化、资源分配、时间规划等问题,通过列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帮助同学们建立“实际问题数学建模—求解验证”的思维路径。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2.jpg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随后,来自夹江县第二中学彭试超老师以不等式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让学生感受到数学来源于生活的理念。课堂以“门票购买”“工程挖土“知识竞赛”等生活化问题为载体,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融入真实场景,引导学生将问题转化为不等式模型,逐步渗透建模思想。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比较、归纳等活动,积累了利用一元一次不等式解决实际问题的经验,提高了他们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两位老师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和灵活的教学方法,帮助同学们理解和掌握了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的相关知识,并能够在实际问题中灵活应用。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四位老师的评课中,对两位老师的教学设计以及课堂组织教学都给予了肯定,重视问题情境设计,通过层层递进的任务设计,以实际问题驱动学生思维,通过结构化任务落实一元一次不等式的应用,体现了新课标强调的“学为中心”理念。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3.jpg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在专题讲座环节,沙湾区教师进修学校初中数学教研员侯冬梅以《初中数学新课标下的教学评价》为主题,通过“锚定课标方向、搭建知识架构激发学习活力多远精准反馈点亮教学亮点迈向卓越教学”等六个方面进行分享。整个分享既有理论高度,又具实践指导意义,为初中数学教师提供了可操作的教学评价路径,展现了教研工作的专业性与前瞻性,对推动新课标落地和教学提质增效具有重要价值。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夹江县教研室中学数学教研员易鑫柯老师以《探究为策 模型为阶 达于素养》为主题,通过背景考究—问题探究—素养深究—反思研究进行分享。易老师通过“回顾引入—合作探究—类比归纳—回归教材—素养小结—学以致用的闭环式教学流程,既体现了以探究促思维的教学策略,又凸显了用模型搭阶梯的渐进式学习路径,最终指向数学素养的落地。该分享将理论框架与教学实践有机融合,为教师构建素养导向的数学课堂提供了可复制、可操作的范式,充分展现了教研工作的专业引领价值。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图片4.jpg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乐山市教科所中学数学教研员王郝欢老师在活动总结中肯定了本次活动取得的成果和意义。王老师从两堂课的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课堂的互动探究动态生成、梳理整合建构体系、目标检测检验效果、布置作业知识迁移、教师素养等方面进行了总结为老师们后续教学工作提供了清晰的方向和宝贵的经验借鉴。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通过本次数学教研活动,与会的数学教师对初中数学教学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收获了很多实用的教学方法与策略。与会教师纷纷表示,在未来的数学教学实践中,将不断提升教学质量,助力学生在数学知识的海洋中遨游,让初中数学教育绽放出更加绚烂的光彩,培育出更多具有理性思维与创新精神的新时代学子,让新课标落地生根。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qEb四川教育在线-四川教育讯息

沙湾区教育局
责任编辑:李进  由四川教育在线网整理发布
网站简介   |  法律声明  |  联系我们   | 
Copyright © 2010 - 2021 四川非凡魅力影视文化传播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
蜀ICP备15019259号 川公网安备:51010402000252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川)字第00850号 川广审批准字[2019]13号
网络文化经营许可证:川网文〔2022〕3363-037号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川B2-20200029
广告联系QQ443652